目前整个无人零售领域的载体大概分为无人店、自动贩卖机、无人货架、智能货柜这四种。进入2018年,以AI技术推动的2.0模式“智能货柜”崭露头角。
由此,智能货柜开始被企业探讨与试水,同时,货柜量产与落地问题,Rfid、重力、静态视觉、3D视觉等问题的路线之争也开始进入炽热阶段。
但总的来说,比起传统贩卖机,智能货柜运营成本低,适合更多的场景,且拥有更大市场
01
零售领域的四大载体
第一、无人店。整个风口起来也是给予Amazongo的概念提出,所以中国把这个事快速推进。但是说实话,为什么这两年它还只是一个PPT产品,那是因为在无人零售行业存在供应链、识别的问题,建造成本都非常高,这些问题就导致无人化产零售产品很难有规模化的落地。 当然,做无人零售的企业都知道,如果没有规模化,在一个城市就二三家店,那么配送成本和采购成本会非常高,这是目前无人店所遇到的现实困境。 第二、自动贩卖机。自动贩卖机在国内已经沉淀十几年了,现在这个自动贩卖机中发展比较好的企业也开始做深一层次的探索。以至于2017年年底才会出现较大的变化,这也是受到无人店、智能货架等这些无人化设施的刺激。 第三、无人货架。基本上是2017年的资本宠儿到2018年的资本弃儿这样一个过程。这个行业的头部玩家也转换了赛道。可以说这期间,行业的1.0模式,以开放式货架为布局模式,地推、资金投入、供应链建设,主导了整个行业一年的发展。 第四、智能货柜。2018年无人零售货柜行业进入到1.0模式,且以AI技术推动的2.0模式智能货柜将在2019崭露头角。
智能货柜开始被各行各业探讨与试水,越来越多形式的智能售货柜涌现出来。同时,货柜量产与落地问题,Rfid、重力、静态视觉、3D视觉等问题的路线之争也开始进入炽热阶段。
总结2018年无人零售的赛道:
第一、资本热情退却,逐步回归理性;
第二、传统贩卖机拥抱智能,走向复兴和IoT化;
第三、以AI技术推动的智能货柜崭露头角;
第四、无人零售终端更加多元化,市场依旧存在、用户需求没有缺失,市场依然没有被满足。
这些即是2018年无人零售市场的一些现状,也是2019年市场发展的一些机会。
02
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
为什么市场没有被满足? 总的来说,如果建立一个无人售店成本还是很高的,如果想要一年内回本,必须建造在大规模客流量的场景中。 传统的自动售卖机成本也偏高,主要是售卖饮料零食毛利也偏低,运营线比较长。如果想要保持盈利,选择的客流量必须是100-200以上的投放场景。 而如今的智能货柜不仅仅要满足无人值守 、24H营业 、扫码开门、取物即走、自动支付的基础功能,还要具有超高频RFID识别、体积小容量大、远程控制调温、冰箱级制冷技术的特点。 同时还要控制其开发运营成本,弥补补货慢和繁琐的问题,提高在100线下流量也可以生存的能力,加快它的回本周期和盈利周期等等 其实,一个无人终端背后也存在很多东西,目前大家的逻辑就是在用户端和货柜端之间有一个云端,基于边缘计算和AI技术来进行设备传感响应、设备控制、记录用户行为、视频流处理、数据计算、Wifi和4G通讯服务等。 进行商业效率、成本优化、适应性强、数据安全的提升,以及用户体验的优化、结算速度、实时交互的体验提升。 所以,大家普遍认为认为未来的零售终端是基于“云+边+端”的无人零售系统,“云+边+端”是无人零售系统未来的基本架构。
03
我们对智能货柜的决心
无人零售终端,它不只是一个柜子、壳子、架子,它应该是一个硬件+一个智能系统。静态智能货柜,是在用户扫码开关门之间进行盘点,它根据开关门间的数量差,来判断一款产品的扣除、金额等,系统比较复杂。 而动态视觉智能柜,就相对简单些,它是基于你的动作进行判断的。所以小编判断5G来临后,动态视觉智能柜将会迎来发展高潮,因为5G无论是存储能力还是速度都是很有影响。 小编认为的动态视觉智能柜具应备以下技术: 1、边缘智能:基于Intel OpenVINO、机器视觉实时识别。 2、边云协同:多维数据的交叉验证、边云协同的数据安全。 3、AIoT:AI无人零售解决方案、近场零售IoT基础设施。 目前,市场上做智能货柜的有三类企业:一类是互联网企业,做运营、交互很专业,但硬件方面较弱些;一类是传统的制造企业,他们生产很厉害,但他们没有软件、智能硬件的团队;一类是小编所在公司这样综合类的企业。 想要做好一款智能货柜,需要软件、硬件、制造等能力相结合,因为无人零售,不只是零售终端,更是整套智能化零售解决方案。整套无人零售解决方案,基于产品设施、运营实践、整套系统,对合作伙伴进行全面赋能的过程。
所以说,我们的目的是基于我们的这个能力,包括对市场和用户的洞察需求,去推动整个无人零售行业进一步的普及,这也是我们2019年、2020,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要去做的事情